[1] |
刘倜宾. 关于“怪物性”的多重含混——《弗兰肯斯坦》的帝国话语批判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5, 27(1): 110-116+122. |
[2] |
杨俊剑. 论《校园秘史》中的巧合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4, 26(2): 107-113. |
[3] |
翟亚迪. 用反讽打造多维空间——评《10½章世界史》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4, 26(1): 87-93. |
[4] |
朱迪婷, 詹春娟. 在迷失中寻找方向——《石乡行》中的文学绘图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3, 25(5): 120-126. |
[5] |
汪希平. 谭恩美《拯救溺水鱼》中的创伤书写与疗愈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3, 25(4): 143-148+154. |
[6] |
吴志梅. 《三四五区间的联姻》中的乌托邦想象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3, 25(2): 140-146. |
[7] |
马曼华 戚涛. 生命可承之重——认知视角下赫索格的焦虑解读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3, 25(1): 131-137. |
[8] |
陈洋洋, 王业昭. 萨特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索尔·贝娄经典作品研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2, 24(4): 142-148. |
[9] |
金露. 时尚的文学表征与现代性悲剧的诞生——从服饰书写解析爱玛命运的现代性内涵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2, 24(2): 137-144. |
[10] |
王春飞, 于元元. 论詹姆斯在《贵妇人画像》中先破后立的父权解构策略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2, 24(1): 140-145. |
[11] |
岳莉, 许一凡. 奥维德的现实之殇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1, 23(1): 65-70. |
[12] |
唐玫, 胡琴. 《面纱》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中的叙事时空研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0, 22(4): 103-108. |
[13] |
强小云, 汪家海. 莫里森的政治意图——创伤理论视角下的《宠儿》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0, 22(2): 126-131. |
[14] |
姜梦. 此心安处是吾乡——论《偶遇者》中“家园”的世界主义表述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0, 22(2): 132-137. |
[15] |
刘南南 王业昭. 论成长小说视角下《钟形罩》中埃斯特的成长困惑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0, 22(1): 117-121+157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