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1935年10月,意大利发起对阿比西尼亚的侵略战争,国际联盟立即对意实行经济制裁。这场战争被中国知识界视为中日战争的预演,并借机考察国联外交的可行性。以胡适为首的国联拥护人士提出“国联的抬头”,希冀借助制裁震慑日本,引发了知识界的激烈论争。随着1936年阿比西尼亚覆灭与制裁取消,国联的集体安全保障机制受到根本性的冲击,“国联的抬头”成为空言。论争体现了知识群体在国联问题上的分化,其结果反映了知识分子观念上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消长。意阿战争进一步推动中国知识界对国际组织的理性化认知,并直接影响到全面抗战时期的国联外交思想。
中图分类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