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学院学报 ›› 2025, Vol. 27 ›› Issue (2): 112-117.doi: 10.12152/j.issn.1672-2868.2025.02.016

• 高教改革与探索 • 上一篇    

面向新质生产力推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——以安徽省高校为例

王力超,张安康,王慧娟,刘宏建:安徽工程大学 学科(学位)建设办公室   

  1. 安徽工程大学 学科(学位)建设办公室,安徽 芜湖 241000
  • 收稿日期:2025-01-15 出版日期:2025-04-25 发布日期:2025-07-09
  • 作者简介:王力超(1986—),男,安徽芜湖人,安徽工程大学学科(学位)建设办公室副教授,博士,主要从事学科学位建设及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。
  • 基金资助:
    安徽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项目编号:2022jyjxggyj293);安徽工程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重大项目(项目编号:2021jyxm017)

  • Received:2025-01-15 Online:2025-04-25 Published:2025-07-09

摘要: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联结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重要节点,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。近年来,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得跨越式发展,但在发展过程中,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术化的问题愈发凸显,具体表现为校企联培不深入、双导师制不完善、评价机制单一等方面。立足安徽省“七个强省”战略和汽车首位产业发展,安徽省高校在创新培养模式、导师队伍管理及评价标准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同时,以卓越工程师学院为抓手,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实体平台将各类改革落到实处,能够有效破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术化的难题,更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
关键词: 工程类, 专业学位, 研究生培养, 实体平台

中图分类号: 

  • G643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