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宋元话本中的曹操形象与知人论世的批评视角使《短歌行·对酒当歌》被释为曹操求贤若渴与功业未成之作,这种阐释首先未注意到诗歌文本中的“互文性”,其次未意识到诗歌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情感差异,最后忽略了儒学在东汉末年对贵族人格塑造的影响,文本内部的情感矛盾与张力由此被消解。《短歌行·对酒当歌》实质是曹操士大夫情结的展现,文本内部曹操对社会伦理结构的寻求以及现世“明君”缺位的失落,与文本外部组诗思想的一致性以及“游仙诗”的创作模式,皆彰显出曹操对于士大夫身份的追求。
中图分类号:
骆旭诚. 曹操《短歌行·对酒当歌》诗解辩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4, 26(5): 66-72+99.
LUO Xu-cheng.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ao Cao's Poem Short-Song Ballad: Singing to Wine[J]. Journal of Chaohu University, 2024, 26(5): 66-72+9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