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[1] |
宋崇智, 王玉勤, 郑祥, 杨文. 地方应用型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与提升路径——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5, 27(3): 124-128. |
| [2] |
张莉, 李明玲, 关鹏, 江军, 高晓宝. 地方应用型高校微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5, 27(2): 106-111. |
| [3] |
江海, 朱鹤群. “德法兼修”目标下思政教育融入法学实践课程教学的路向——以OBE理念为视角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5, 27(2): 118-123. |
| [4] |
练瑜琦. 生态视角下大语言模型翻译“指令”运用研究——以文心一言4.0Turbo为例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5, 27(1): 103-109. |
| [5] |
胡古月, 吴福虎, 郑爱华, 李成龙, 汤进 . 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创新模式研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4, 26(5): 123-128. |
| [6] |
陈 晨. 人工智能技术强度感知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: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1, 23(6): 31-41. |
| [7] |
胡雪梦. OBE理念下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1, 23(5): 152-156. |
| [8] |
胡张婷, 周世军. 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—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1, 23(2): 53-60. |
| [9] |
葛腾飞, 白中帅, 徐娟. 基于KMV模型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——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0, 22(6): 45-53. |
| [10] |
王晓云, 杨伯军. 连续障碍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研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20, 22(6): 98-103. |
| [11] |
严远亭, 张以文, 陈洁, 张燕平.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究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19, 21(3): 119-125. |
| [12] |
万鸾飞, 陈慧蓉. 基于叠加同步协作的多机器人离线编程的研究与实现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18, 20(6): 97-102. |
| [13] |
龚智强, 杨胡坤, 胡健, 路玲. 基于“卓越工程师”培养计划的“机器人技术”课程教学模式探讨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18, 20(6): 144-147. |